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2011传媒大事件:广电“限娱令”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0日16:33  中国新闻出版报

  1月 ●规范证券信息传播

  说“全民炒股”有些夸张,但中国股民之众却是事实。因此,审慎报道证券期货行业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对稳定市场及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极为重要。1月7日,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加强报刊传播证券期货信息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证券期货新闻宣传和报刊出版管理工作。

  2月 ●记者新春走基层

  当家家户户喜迎新春之时,许多新闻工作者却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走边疆、进哨所,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入农家,用手中的笔、相机、录音笔、摄像机记录百姓心声。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报道,将基层最鲜活的语言、最亮丽的风景、最真实的变化一一呈现,在春节期间奉献了一场极具吸引力、影响力的新闻盛宴。

  3月 ●政府奖首设期刊奖

  因为没有官方期刊奖,期刊从业者总因此抱怨期刊是被遗忘的角落。3月17日,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项——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揭晓。本届政府奖首次设立期刊奖,《求是》等20种期刊获此殊荣。这些获奖期刊不仅反映出我国期刊业整体繁荣、各门类期刊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也集中体现了期刊业近年改革发展的突出成就。

  4月 ●重返“5·12”地震灾区

  3年前地动山摇的一瞬间,山川秀美的四川遭受重创。4月,在地震3周年到来之际,全国大批记者重返灾区,通过实地体验和感受,全面了解灾区的新变化、新生活、新发展。废墟上竖立起的崭新建筑、灾区人民顽强乐观的拼搏精神以及灾后重建的生动历程,不仅给记者们留下深刻印象,也化作一篇篇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报道见诸媒体。

  5月 ●登记不良从业行为

  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以及利用新闻采访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使逐步建立和完善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制度势在必行。《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于5月17日起颁布实施。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人员自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之日起,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被严格限制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期限,最严重者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6月 ●举办党报党刊成就展

  建党90年来,党报党刊随着党的事业一同进步、一同发展,如今已经形成完整的党报党刊体系,在整个新闻事业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6月22日~25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党报党刊事业发展成就展在京举行,百余家党报党刊相聚一堂,展示党报党刊的光荣历史与时代风采,用这一特别方式庆祝党的90岁生日。

  7月 ●“窃听门”引发业界思考

  7月10日,拥有168年历史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因陷入窃听丑闻而停刊,这条消息震惊世界。此后半年里,《世界新闻报》所属新闻集团旗下众多媒体不断被窃听丑闻拉下水。这一事件也引起我国新闻界的高度关注,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以及窃听丑闻暴露出的西方社会扭曲的现代文化娱乐生态引发中国媒体的深思。

  8月 ●开展“走转改”活动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5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4个多月来,大批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捉“活鱼”,以良好的作风、清新的文风赢得人民群众的拍手称赞。

  9月 ●广电“限娱令”出台

  9月17日,在结束2011《快乐女声》的全部赛事后,湖南卫视承认国家广电总局已经通报,停止湖南卫视2012年举办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这让人们闻到此前一直传闻不断的“限娱令”即将成真的味道。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限娱令”——《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终于在10月正式下发。

  10月 ●中国记协选举新领导机构

  10月28日~30日,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修订草案)》,选举产生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推举了名誉主席,任命了书记处书记,为做好今后5年中国记协各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田聪明当选新一届中国记协主席。

  11月 ●严防虚假新闻报道

  新闻出版总署11月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该规定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等4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做出规定。

  12月 ●中国政务微博元年

  12月12日发布的《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增长速度接近200%。截至11月,经过新浪网认证的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近2万个。伴随着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网络问政”成为中国社会迅速兴起的政治形态。

  (本报记者 晋雅芬)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更多关于 2011 传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